首页 美食 旅游 特产 文史 资讯 民生 生活 休闲 常识 百科 知识 信息 小技巧 图片 手机站

武汉文史网

湖北首页武汉文史 武汉文史 山东文史 浙江文史 江苏文史 广东文史 福建文史 陕西文史 河南文史 湖南文史 河北文史 安徽文史 广西文史 江西文史 山西文史 辽宁文史 四川文史

刘道隆(4)

来源:小楚整编  作者:小小书童  发布时间:2020-09-21 13:58
摘要:尤其是让家乡父老乡亲及官吏们都十分感动一件事,那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竟陵(今天门市)县的昏官劣绅为了本县免受汉江水患,将汉江自古以来一条泄洪的支流——泗港河(今天门市多宝一带,1954年前属潜江辖)

  尤其是让家乡父老乡亲及官吏们都十分感动一件事,那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竟陵(今天门市)县的昏官劣绅为了本县免受汉江水患,将汉江自古以来一条泄洪的支流——泗港河(今天门市多宝一带,1954年前属潜江辖)堵塞,使居汉江下游的潜江承受更多更大的水患之灾。两县协商无果,府台两级明知应疏通此河道,但是又怕得罪圣上,不予裁定。因为天门人就以开通泗港河,有可能淹没葬在钟祥嘉靖皇帝的父亲的陵寝(明显陵)为借口堵塞的河道。时任潜江知县的王念祖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请在朝廷为官的刘道隆,请他-“疏通泗港河”。刘道隆接到王念祖有关托请后,他出于公心,主持公道,遵循常理向朝廷上呈疏开泗港河之书。他在上奏中写道:“王道本乎人情,此河之开,从来称便”“夜汊河(今东荆河)之通监利,芦洑河(今汉南河)之通沔阳,泗港之通竟陵,开则俱开,何故为竟陵塞此河以贻害也”。力陈开通泗港河之道理和必要。虽然遇到的是皇本位意识极强而又昏庸无道的万历皇帝没有准奏,但家乡人民对刘道隆能不避以权谋家乡私情之嫌,敢于站出来为家乡说话办事还是万分感谢的。
  刘道隆对家乡的养育之恩念念不忘。万历庚子年(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知县潘之祥主修了有史记载的第二部《潜江县志》,刘道隆当时还只是兵科给事中,官职从五品,潘知县请他为县志写序,他毫不推辞,洋洋千字文尽显拳拳家乡亲情。家乡人民也没有忘记刘道隆,旧县衙署前门右边建有一“乡贤祠”,刘道隆就在其中,他死后几百年一直享受家乡人民的香火供奉祭奠。
  清朝初,潜江官民为了纪念刘道隆,将东荆河东岸和汉江南岸(即今称汉南片)的四十三个民垸组成的乡改名为“道隆乡”,以后又以他最后的官职,更名为“通政乡”。古时候的通政桥遗址现在已无处寻觅,家乡人民为纪念他,2003年,在建南门河游园广场时,又在湖中重新建了一座石孔桥,命名为“通政桥”。
  刘道隆卒年六十七岁,县志上记载,葬“在县东北仁和垸”(今竹根滩镇仁和垸村)。可能史载有误,为收集刘道隆的有关资料,2013年九十月,我先后两次拜访市博物馆原馆长,八十八岁的罗仲全老先生,他给我看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刘岭村村民挖渠时发现的现在存放在博物馆院子里刘道隆的墓碑,并带我到了杨市办事处,现在潜制药院墙西南角当时挖取墓碑的地方现场所确认。
  站在昔日的崔家垸这块故土上,抚今忆昔,此时,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的一句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刘道隆先生已驾鹤西去近四百年了,岁月不可逆转,故人亦不可见,愿天际白云千载悠悠,带去对刘道隆的永远怀念。

本文地址:武汉文史频道 https://www.hubei88.com/wenshi/whws/683368.html ,楚汉网—湖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大爱湖北,湖北网捕捉湖北武汉生活大小事件动态,时时分享热点资讯,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乐,相亲交友,人才招聘,房产买卖,农产品批发,团购旅游门票,热点娱乐事件等一站式资讯,让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另外,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违者必究,谢谢!

武汉文史
责任编辑:小小书童

上一篇:柴恪

下一篇:刘应同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总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赵力中赵力中...
浏览次数:200次
李作荣

浏览:200次

杜善安

浏览:200次

王群

浏览:200次

贾一平

浏览:200次

黄钢

浏览:200次

耿宪灼

浏览:200次

胡锡奎

浏览:200次

赵力中

浏览:200次

陈涵霖

浏览:200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