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网-湖北武汉新闻生活门户,即湖北武汉生活论坛,武汉热线网

多一个“美丽”更令人神往 从十九大报告看生态文明建设新作为

来源:楚汉网  作者:小小书童  发布时间:2017-10-24 09:56
摘要: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馨 江卉 访谈嘉宾 张维国代表:十堰市委书记 游艾青代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蒋扣分代表:武汉市蔡甸区城管委环卫中心保洁一公司环卫工人 主持人:江卉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馨 江卉

  访谈嘉宾

  张维国代表:十堰市委书记

  游艾青代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蒋扣分代表:武汉市蔡甸区城管委环卫中心保洁一公司环卫工人

  主持人:江卉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过去,这一发展目标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二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

  未来的美丽中国,将呈现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

  图为:张维国代表(左二)、游艾青代表(右二)、蒋扣分代表(右一)参加湖北日报十九大全媒体访谈。(记者柯皓 摄)

  图为:张维国代表(左二)、游艾青代表(右二)、蒋扣分代表(右一)参加湖北日报十九大全媒体访谈。

  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新部署,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担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蓝图已绘就,激情正满怀。

  22日,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日报网邀请我省部分十九大代表进行全媒体访谈,共话生态文明建设新作为。

  “美丽”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主持人: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家如何理解这些形象的说法?

  张维国代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不能凭一己之强,毫无顾忌地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曾几何时,一些地方将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无节制消耗资源,无限度破坏环境,导致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再。当前,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保护生态与发展完全可以共赢。如十堰近年来践行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调结构促转型,不仅环境状况越来越好,经济也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蒋扣分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每逢周末,大家都会走到户外,去亲近大自然。这样的场景非常美丽,让人愉悦、舒畅。我来自农村,工作在马路上,深刻感受到大家对生态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正不断提高。比如,关停矿山采石场,禁鞭,规范管理渣土车,禁止焚烧垃圾等。生态环境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我们只有加倍珍惜,努力保护好生态,才能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美丽”来自刚性制度的约束

  主持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报告中的这句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请问各位代表,系统治理如何实现,怎么做到“最严”?

  张维国代表: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我们常讲绿水青山,实际上没有青山就没有绿水。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环境污染治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好。划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底线不能突破,红线不可逾越;规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行多规合一;促进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节约利用资源;综合治理水、土、气,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地灾防治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严标准、严考核、严处理,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游艾青代表:2014年,《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出台;2015年,湖北在全国率先就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立法;2016年,全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出台;今年1月,《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高票通过。湖北连续4年,一年一部开创性、高“含金量”的地方性法规或重大决定,给生态环境治理、长江大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要加强和改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能触碰法律的“高压线”,否则必将受严惩。

  “美丽”需要从我做起共同努力

  主持人:报告提出,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各位代表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结合大家工作和生活实际来看,如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游艾青代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保真正得实惠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只有共建方能共享。保护生态环境需从改变自身生活方式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中,为推动绿色发展增添“绿能量”。作为从事农业的科技工作者,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推广优良抗性品种和高效种养模式,既稳定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又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最终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蒋扣分代表:报告勾勒的美丽中国蓝图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自豪、更加热爱。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环卫工人不仅是城市美容师,每天都在呵护城市的美丽,为城市发展作贡献,还是环保的宣传员,应宣传引导更多的人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希望人人都当“美容师”,不乱丢烟头果皮纸屑,养成垃圾入桶和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方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本文地址:湖北新闻频道 https://www.hubei88.com/hbnews/75666.html ,楚汉网—湖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大爱湖北,湖北新闻网捕捉湖北武汉生活大小事件动态,时时分享热点资讯,以及提供湖北各地吃喝玩乐,相亲交友,人才招聘,房产买卖,农产品批发,团购旅游门票,热点娱乐事件等一站式资讯,让您了解湖北的方方面面;另外,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违者必究,谢谢!

湖北新闻
责任编辑:小小书童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武汉科技大学举行120周年校庆,富豪许家印为母校捐一个亿

    武汉科技大学举行120周年校庆,富豪许家印为母校捐一个亿

    标题: 武科大校庆许家印给母校捐了一个亿 校友在微博炸了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程毓)10月26日,武汉科技大学举行120周年校庆,校友、著名企业家、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为母校送上一分豪气的生日贺礼,再捐资一个亿,助力母校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据悉,这是...

    2018-10-27
  • 十堰2岁萌宝国庆节陪爸爸值班 一个敬礼姿势刷爆网络

    十堰2岁萌宝国庆节陪爸爸值班 一个敬礼姿势刷爆网络

    原标题:十堰两岁萌宝国庆节陪爸爸值班,一个敬礼姿势刷爆网络 楚天都市报10月5日讯(记者关前裕 通讯员宋建彬)国庆节期间,在十堰有不少人坚守工作岗位,其中就包括茅箭公安分局民警周俊和他的妻子。而为了照顾孩子,周俊将无人照看的两岁儿子带到单位。见爸爸上班...

    2018-10-07
  • 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生态大修复 留住麋鹿美丽家园

    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生态大修复 留住麋鹿美丽家园

    原标题:天鹅洲生态大修复留住麋鹿美丽家园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文字:楚天都市报记者高伟 通讯员蔡家奇 杨涛 蓝天白云,芳草萋萋,一群麋鹿在波光粼粼的湖中悠闲嬉戏,天鹅等鸟儿低空翱翔。9月30日,在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者为这样一幅和谐美丽的...

    2018-10-06
  • 宜昌这所学校只有一对师生 上演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

    宜昌这所学校只有一对师生 上演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

    原标题: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 有一对残疾师生在坚守 图文:宜昌上演现实版“一个都不能少” 图为:校园里只有一对师生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俊通讯员胡光文 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感动了无数人,在宜昌五峰县的大山里,有一所学校只有一位残疾老师和一名同样残疾的学...

    2018-09-15
  • 这位美丽的湖北女兵叫陈余加,是位重狙手!(图)

    这位美丽的湖北女兵叫陈余加,是位重狙手!(图)

    原标题:这位美丽的女兵叫陈余加,是位重狙手! 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选择了军营,就选择了梦开始的地方。铿锵玫瑰就要硝烟中成长,硝烟中绽放。—— 重狙手 陈余加 天空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只听发动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架运输直升机如雄鹰...

    2018-09-14
  • 湖北90后女孩自费给环卫工送水 已经坚持近一个月

    湖北90后女孩自费给环卫工送水 已经坚持近一个月

    原标题:为你点赞!90后女孩自费给环卫工送水,已经坚持了近一个月 楚天都市报8月27日讯(记者陈咏)昨日一大早,今年23岁的女孩王晴,就骑着电动车,沿着孝感城区长征路、槐荫大道、建设路、北京路,寻找环卫工人的身影。每找到一位,她就会递上一瓶水。 每天早上给...

    2018-08-30
  • 总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精彩推荐